///乍暖还寒时候,最需保暖

乍暖还寒时候,最需保暖

作者:| 2023-12-17T17:12:56+00:00 3月 1st, 2021|泰济医案|暂无评论

​​

乍暖还寒时候,最需保暖

       2月20日白天,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已达20.8℃,已突破2月份同期历史极值(1996年2月13日的19.8℃),也是历史上首次2月气温超过20℃。正所谓“暖风熏得游人醉”,也正是“二八月乱穿衣”的时候,大街上人们春夏秋冬四季的着装风格均可见。尽管春季逐步回暖,但早晚还是比较寒冷,甚至相差近20℃,冷空气活动频繁,如2月28日最高气温只有5℃,朋友们要留意“倒春寒”来袭对身体的影响。

每遇“倒春寒”,都会有不少人生病就医。2015年江西新闻就曾报道,南昌多家医院发现受倒春寒影响,不仅很多老年人因为肺炎入院,甚至大学生的比例也很高。追踪原因发现,不少年轻人穿衣服只看最高温,热了则急着减衣服,却忽略了春季早晚温差大和气温不稳定的特点,草率减衣,不知道及时增加衣服保暖御寒,因此着凉发烧最后转成肺炎。家里有老人和小孩,或者有呼吸系统、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,更加要注意保暖。也有人在倒春寒时,对冷空气不适应而诱发过敏。这个时候可要注意,千万别治错。过敏其实不是过敏原的“锅”,追根溯源,还是身体本身出了问题,要从疾病根源入手,才能真正解决过敏问题。春季大自然阳气初生而未盛,阴气始减而未衰,所以即使气温已达20度,稍过正午,我们还是能感觉到温暖中透着一丝阴凉,再加上如果人体抗寒能力差,很容易受倒春寒而生病。

八大妙招帮您抵御倒春寒

1.密切关注天气预报  一周内的气温变化趋势要及时了解,一天内的温差也要有所关注,关注天气预报,合理安排出行和穿衣。

2.室内外及时增减衣物  “春捂”即是为了应对倒春寒,春季中午热时的确可以适当减衣,但早晚气温较低,身边的春装外套还是要随身携带及时防寒。

如果室内没有暖气,或者停止供暖了,外面气温升高时,往往室外温度高于室内,但是很多人还误以为室内暖和,进屋就减衣服。要知道,乍暖还寒时,室内会有一段时间的阴凉,进屋后一定要加衣,才能避免室内寒气袭身。

3.科学锻炼  “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”,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能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。

4.合理睡眠  因为春季夜间时长开始减短,很多人会“早醒”而出现“春困”,此时应让身体顺应自然升起“阳气”,适当早睡比醒后继续补觉,对人体更有利,也可以适当午睡来缓解困乏。

5.调节情志  春季是肝气升发之季,容易出现烦躁、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适当调节应对,避免情绪对免疫力的影响。

6.注意饮食  气温升高,冰激凌冷饮随处可见,但阳气生发之际,穿衣保暖和忌食生冷,让身体内外均得到阳气的最大保护,否则将影响健康。

7.腿脚保暖  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。很多职业女性过早穿短裙和光脚,殊不知即使外套护住了上身,双腿双脚受凉后仍然会导致受凉感冒,甚至很多手脚凉和痛经、“宫寒”也是因此而来。俗话说,养树需护根,养人需护脚。因此可以:

(1)泡脚:水温40℃,泡15~20分钟。

(2)按脚:以脚心涌泉穴为中心,有节奏地向四周按揉,稍有疼痛为宜。

(3)脚部活动:适当踮脚尖和踢腿,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,也能缓解久坐的腰腿僵硬。

8.护颈暖背 带一条围巾,护住颈部;背部为一身之阳,加一件保暖背心,避免寒邪趁虚而入。万一着凉了,您可以:

(1)经济实惠型:用热水袋、太阳光、暖贴等简单的物理方式进行暖背;

(2)积极主动型:通过增加背部锻炼,甚至只伸伸懒腰和扩胸耸肩,都能够舒展背部肌肉,促进背部血液循环以达到温暖背部的作用;

(3)豪华版舒适性:还可以到专业的机构,进行背部俞穴按摩或者艾灸。

       《黄帝内经》有云“春三月……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”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农作物遇“倒春寒”会导致减产,人是自然的产物,同样要重视春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。防御“倒春寒”,春季“阳气”充足,牛年必定顺顺利利,健健康康,硕果累累!

//

 The End

往期回顾:

20190320倒春寒来袭,家长做错这一点,孩子感冒变肺炎!

20210127飞鹤携手泰济堂关爱产后母亲身心健康

20200109你为什么失眠?

公告通知:“产后抑郁症免费救助”公益项目报名通知(报名持续进行中)【新华网-健康解码】中医揭秘产后抑郁的真相​​​​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