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前语
28岁的西安人小林(化名),2017年2月,不幸患上多发性大动脉炎,该病患病率为1/200000,多发于亚洲国家,且多为30岁以下年轻女性,因此被称为“东方美女病”。这个病并不像它的俗称一样“美丽”,它会导致动脉血管狭窄甚至闭塞,还会继发形成血栓和夹层动脉瘤,可能会使患者的头部、上肢、下肢和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,造成上肢或下肢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,体检时血压测不到。患者生活质量极差,而且被医生视为不治之症。
小林备受病痛折磨和药物副作用煎熬之时,说来也是缘分,2017年国庆节期间,小林爱人的朋友来他们的家乡西安旅游,在谈及小林的病时,他建议可以去泰济堂。因为他姑妈的疑难病奔波各处无果,就是张院长给治好的。12月小林夫妻二人抱着试试的态度去了泰济堂。两年多下来,小林经历了恐慌绝望和无助后,他们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,感受到有效治疗带来的身体康复效果,生命质量的改善,重燃生活的希望。夫妻二人是典型的朴实憨厚的西北人,不善言谈, “好着呢”是他们常常反馈给责任医生的话。
患者夫妻自述
东方美女病和药物的副作用,让我看不到未来……
小林:
2017年2月,我不小心感冒了,持续了20多天,怎么也不好。开始没在意,到后来每天只能半躺着睡2-3个小时,根本睡不好,白天就是困,累,浑身疲倦,啥事也不想做,小医院治疗不见效,就住进我们当地知名的医院。经心脏科和风湿科会诊,确诊为“多发性大动脉炎”。医生建议做支架,但也说,只能维持。
我们选择了保守治疗,回家吃激素类的药,还有倍他乐克、阿莫西林等。吃药后是能躺着睡觉了,但人浮肿,明显的难受,心态不好,脾气特别大,这些副作用让我同样承受不了。
我问病因,医生说目前还不清楚病因,也不知发病机制是什么,只是说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。生活没有了希望,因为医生说,这是不治之症——只能暂时抑制,但是不会得到什么改观,更不可能彻底根治,我们感觉未来的路都是黑的。你能想象吗,我家的医疗资源挺多的,后来我们又找了西北最权威医院最权威的医生,得到的结论都是这样,我还能看到啥希望? 看不到了……
张院长给我们颁发了“免死金牌”
小林爱人:
12月经朋友介绍我们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去了泰济堂,我们到北京下车那一刻,其实没有抱很大的希望,只是试试的态度——那个时候,就是哪怕一个江湖郎中说能看好,我都会去看的。
到了泰济堂,张院长把脉看诊后,并没有像其他医生那样表情凝重,他说,“没事,多大的事呀,别放在心上,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。看病你得找到病根,要知道为啥能得这个病,咱找到这个病根,就知道该怎么治了。”就这么简单几句话,相当于给我们颁了免死金牌——真的,这么说一点也没夸张。
第一次治疗就让我看到了希望
小林:
真的,特别神奇,张院长给我针灸的时候,感觉到凉风从脚底脚趾头往外冒,当时感觉喉咙就明显轻松了。整个过程下来自己感觉特别轻松,心态也感觉好多了,当天口服了一包中药,回家途中走机场的楼梯时,我发现能跟着自己的节奏爬楼了,不用中间休息好几次了。去北京之前,我下肢特别凉,体力差,走不了200米,就要休息一段时间,走到哪根本不是我能决定的,真是累的一点也不能再动了;喉咙总有上火的感觉,浓痰特别多,还不容易咳出来,晚上燥热。
变化真的是特别大,回来就跟家人说,我真的遇到好的大夫了。
原来病因是……
小林:
张院长帮我分析了病因——原来是受寒。从2012年到2017年,我们单位的空调一直在我头上方,空调一直对着我吹,现在回忆起来,就是从12年那一年,我背上就开始有那种针刺的疼疼的感觉。我从小抵抗力虽然不怎么好,但是一直没得过什么大病,从那一年开始身体就不行了。张院长说,我这病不是一天两天得的。受的寒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,到了一个承受不了的阶段就爆发了。确实,2016年我爬了一次华山,回来就不行了。
从泰济堂治疗回家之后,我就把西药全停了,一直喝院长给我开的中药,症状明显改善。感觉自己一点一点好起来,原先心脏杂音比较大,现在感觉它在正常地跳动,体力明显改善,身体也没那么凉,没那么怕冷了,精神方面变化也特别大,脾气也好了。以前哪儿都不想去,啥也不想干,现在什么都不耽误,以前逛街我老公走着走着一回头就找不到我了,肯定我是后面老远那歇着呢,现在,我逛一天都好着呢。
中间也偶尔有点小问题,记得有一次心慌、胃难受,跟责任医生沟通了一下,她判断我受凉感冒。虽然我知道之前有点着凉,但没有感觉感冒,想着先去医院检查一下再看,结果出来了,心功能没有大的波动,但我还真的咳嗽起来了,有黄痰,好在家里有泰济堂的感冒药,吃过几次就好了。
症状基本消失,大意停药病情出现反复
小林:
2019年7月份的时候,泰济堂三伏贴我还连续治疗了5次,回来后我觉得自己身体好得差不多了,也是怕麻烦,我家远,孩子小,就想着先停一停中药。停了大概4个月的药,觉得自己没有好利索,也是想起院长叮嘱过好几次要坚持,于是10月底又去了泰济堂开了半个月的中药,吃完后,给我开了中成药。但我买的是那种大蜜丸的药,吃不下去,就又给停药了。
结果,胃不舒服就加重了,隔几天就吐一次,做胃镜发现有点胃炎,睡眠又不好了,双腿有点水肿。11月底,我又住院了,挂了几天水,做了心脏彩超和造影。虽然有心包积液,心脏有返流,心脏增大,两肺有淤血啥的,但是我老公的医生朋友看过这次的检查单,说,没想到我的大动脉炎好转挺多,还跟我说我们找的医生靠谱。
我本来想过完年后再去北京找张院长看看,结果我老公坚持要我马上就去。
小林爱人:
我着急,是因为当时主治医生单独找我沟通,建议做手术,好像是安一个芯片,给心脏除颤什么的,不然容易出现心衰。我心里很担心,但是又不敢告诉她本人,怕她有心理负担,所以就催着她在泰济堂元旦放假前的最后一天门诊赶紧过去了。
到北京下飞机的时候,我偷着给我们的责任医生发了个微信,请医生跟我媳妇交流时别说把病情得太严重。到了医院,院长确实没有说的特别严重,责任医生跟我和我媳妇也分别聊了很久。原来,他们真的是认为不是很严重。张院长告诉我们,别被这些检查结果吓到了,还是强调要找到病因,重视但不能害怕。我俩都听明白了,也确实感觉悬着的石头落地了,当天治疗完我回酒店才敢告诉她在老家医生单独跟我说的话。
坚持治疗,对自己负责
小林:
我妈经常说,你还是要坚持喝药,因为你一吃药我都感觉你精神了,中午不休息,从早上起来到晚上都能撑得住,精神还可好了。以前的医生告诉我,不能爬山,张院长说,你可以爬山的——现在我也确实能爬山了。2019年12月份去香山,我上去时坐的缆车,下山时是自己走下来的。2019年10月的那次发病,我也知道就是受凉了,受凉几天后就不舒服了,然后一点点就加重了。想起来院长强调过几次要坚持吃药,现在还是有些后悔,自己任性停了药,害得全家又跟着着急,自己又受了这些罪。也真是体会到,坚持治疗,其实是对自己负责。
没有对比就没有“伤害”
小林爱人:
不是因为张院长是我的偶像了,我才信任他,而是因为,我们也找很多中医把过脉,在北京我找过知名医院的一个军医,虽然说的好像都差不多,但是张院长的治疗让她好的更快。
我们不敢到外面抓药,因为咱们医院的药好。我们也做了很多比较的,在别的地方拿的药,熬出来和泰济堂的药都不是一个味儿,质量好的药就是不一样。而且,我们自己煎过泰济堂的药,即使再添一倍的水,颜色也比外面的药要浓的多,一对比,差别太大了。就像青年人都喜欢的UGG,高仿的跟那正版放在一起,显而易见能对比的出来,对吧?没有对比就没有“伤害”,词乱用了,但就是这个意思。如果中间不是大意断药了,我媳妇会好得更快。
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
小林:
张院长特别强调要锻炼,以前我就是懒,没当回事。责任医生还给我推荐了一个软件,让我重点锻炼颈背,现在我基本上每天都坚持运动半个小时,运动完确实全身是轻松的。
我们全家的饮食习惯也都变了。年轻人哪有不想喝冰的东西或者是冰淇淋的,但是这些我现在都很少吃,包括我儿子也是。我和他冬天喝热水,到了夏天都是温水,不喝常温的水,如果他想喝牛奶或者饮料,我都给他先温热了再喝。我不管走到哪里,都会自己带一个保温杯,保证能喝上热水。我老公感觉他身体好,有时不听话,但是在家里,我也是让他能不喝凉的就不喝凉的。
小林夫妻:恶疾面前不要垮,勇敢面对寻良医
(采访时说到让他们对看到文章的朋友说一句话,电话那头安静了一下,然后他们不好意思的说,您稍等一下,我们想了一句话,写下来了——恶疾面前不要垮,勇敢面对寻良医!)
平时大家一定要关注环境对健康的影响,科学预防疾病。万一得了病,也不要怕,能找到病因的明医,就能治这个病。我妈妈有乳腺增生,我爸原本让她做手术,现在我家决定,等新冠肺炎疫情过后,我带妈妈一起再去找张院长看看。
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,恶疾面前不要垮,勇敢面对寻良医!
编后语
“恶疾面前不要垮,勇敢面对寻良医!”朴实的话语,真诚的忠告。年轻的小两口,平凡普通的一家人,在面对重疾的时候能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,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第一,树立信心,面对疾病不要恐惧。病魔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道病因。关于疑难病,张克镇院长指出,关键在“疑”上,“疑”消除了,“难”自然就能解除了。“东方美女病”被认为是不治之症,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。但是以《循源医学》思路为指导,原因是很明确的,针对原因用药,自然事半功倍。
第二,遇明医,还要做个有智慧的患者。患者不仅要坚持治疗,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,改善对身体不利的生活环境。医患共同配合才能最高效的治疗疾病。
第三,“来病如山倒,去病如抽丝”,如山的疾病是很久积累而成的,人都“恨病”的心理,才导致去病显得如抽丝之难。比起“不治之症”、“只能维持”,你会发现中医治病并不慢,只是,要让疾病不复发,真正治愈没有后遗症,把前面那么久积攒的问题完全改变,没有耐心花时间也是不行的。
20200203中医专家张克镇: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,中医有不一样的思路
公告通知:“产后抑郁症免费救助”公益项目报名通知(报名持续进行中)【新华网-健康解码】中医揭秘产后抑郁的真相
注:1.案例故事为临床真实案例资料,为保护患者隐私,姓名为化名,非常感谢患者及家属的支持;2.求医问药需要在专业医师诊断下进行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;3.封面图及上文图片源自泰济堂拍摄。转载请注明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