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, 弘道, 泰济医案, 针人箴言/流感防治必须知道的10个问题

流感防治必须知道的10个问题

作者:| 2020-02-18T15:08:27+00:00 12月 31st, 2019|医学误区, 弘道, 泰济医案, 针人箴言|暂无评论
    流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。每年全球估计有10亿例病例,其中300万至500万例为重症病例,导致29万至65万例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死亡。2018年2月,一篇名为《流感下的北京中年》在朋友圈刷屏,文中作者的岳父因开窗通风受寒,从小小的感冒,发展为肺炎,住进ICU,到最后遗憾离世,短短29天。2019年12月,钱江晚报报道,浙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曾接诊一例流感患者,因流感肺部广泛石变,住进ICU共13天,三四张病危通知单,40多万元的医疗费。被成功抢救回来后,他感慨:“谁能想到,一个普通的感冒,到最后怎么差点要了命。”不要忽视流感,稍有不慎,可能会要命啊!
有效防治流感,你必须知道这10个问题的正确答案!

1、流感就是病毒引起的吗?
病毒并不是引起流感的唯一决定因素。流感的传播要具备“流感病毒—传播途径—易感人群”三个要素。光有作为传染源的致病微生物,后两个要素不成立,人是不会生病的。同一班级的小朋友,同样的空气,同样的环境,为什么有的孩子感冒,有的孩子不感冒?病毒原本无处不在,当人的体质变弱时,就给了病毒迅速滋生繁殖的土壤和条件。所以,我们要考虑的是身体给了病毒什么样的滋生环境,而不是畏惧病毒本身。
因此,与流感病毒接触不一定会发病。
2、流感致死,是病毒导致的吗?
每年流感阶段,感染流感病毒的人会有相似的症状,比如都会有呕吐,或都是反复高热等等,但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,即使确诊流感后,每个人的症状也会不尽相同,有的人鼻部症状严重,有的是扁桃体问题突出,而即使都是呕吐,也有程度轻重的不同。这其实与人的体质差异有关,即使是相同的病因作用下,症状会首先在身体的弱势器官和部位上反映出来,正所谓人往高处走,病从短板生,此即人体健康的“短板原理”。
每年流感盛行时,类似于开篇的危重症案例并不是少数,但平安度过的却是绝大多数,这更好的证明了,同样的病毒感染,却有着不同的愈后表现,关键问题,不是流感,而是个人体质状况在面对疾病时的抗病能力。
3、流感是冻出来的吗?
研究发现,每年流感高发期基本都是在突然降温、供暖前后、天气冷热交替之时,可见流感的发生与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。 “感”是感受,“冒”是冒犯,感冒即感受、冒犯寒邪,之后出现的发热、头痛、身痛、咳嗽等等一系列症状。
风寒作用于人体,皮肤、肌肉会收缩,人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,通过皮肤(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散热器官)向外散热的渠道被阻断,就会出现发热的症状。颈背部位肌肉收缩,压迫其中穿行的神经、血管,影响到头部的供血,会出现头痛;影响到鼻腔的血液循环会出现鼻塞、流涕等症状。种种身体环境的改变,便给了病毒可乘之机,以至于在降温季感冒患者大量出现的时候,能够发现一批流感患者。
所以,感冒与受寒有关,数九天刚刚开始,请大家务必做好保暖。

4、流感期间有必要戴口罩、开窗通风吗?
知道了流感与病毒、受寒、体质的关系,这个问题,您也能回答了吧!
第一,戴口罩不能完全预防流感,但戴口罩可以缓冲吸入的冷空气的温度,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感冒的概率。 
第二,通风是可以的,但保暖更重要。特别是幼儿园、医院里住的多为体质较弱之人,更要注意这一点。空气流通,降低人体周边病毒浓度固然重要,但是当外部温度降低,室温较高时,开窗通风一定要及时增加衣服,别因为通风而受寒,由此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,更容易生病。

5、使用抗生素、抗病毒药物治疗能根治流感吗?
既然流感病毒不是导致流感的直接原因,只抗病毒显然不能根治流感,即便医院的化验检查单提示有病毒感染,也请大家不要慌乱,仔细回忆自己的发病过程,学会分析自己发病的原因,只有针对病因的治疗,才是根治流感的最佳办法。

6、如何才能彻底根治流感?
治疗流感时,不应只针对化验出的病毒,也不能单纯针对症状,而是应该针对流感的发病原因,消除作用于人体的风寒等因素。只要病因一除,相关的症状自然就会消失。
治疗流感必须高度重视两个因素:一是影响人体的外部因素,如温度变化;二是每人体质的差异。对于散寒,有各种办法,如刮痧、拔罐、喝姜汤,甚至是适当运动后汗出散寒,而对于体质差异,要结合医生的专业判断后对应进行调整。

7、中医能治流感吗?
中医是从病因入手治疗感冒的,如果是正确的治疗思路,优质的中药,科学的治疗方法,那么中医不仅能治疗流感,而且一点也不慢。
如中医的解表法,通过发汗祛寒,解除风寒束表所出现的一些列症状,人体空间恢复,病毒生存的环境被破坏,流感能迅速治愈。
例如扁桃体肿大,西医用消炎药治疗可以消退;但中医主张把组织空间疏通开,用葛根汤、麻黄汤等解表。因为,所谓风寒束表,意味着颈部、肩部肌肤腠理的间隙狭窄,神经和血管在其间穿行,血液循环受到压迫后循环受阻,扁桃体就会肿大。解表后,肌肉对血管的压迫解除了,血液循环通畅了,扁桃体自然会消肿。总之,聚积在体内的寒气散掉了,不通畅的血液循环恢复了,对应的症状就会消失。临床上,仅用针灸疏通治疗,针灸1次后扁桃体的脓点就会大量减少。

8、打疫苗能预防流感吗?
打疫苗并不能真正预防流感。病毒是真正的“个体户”,即使属于同一家族(如疱疹病毒家族)的病毒,也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。也就是说,除非明确这一年会流行什么样的病毒,否则我们即使接种了甲种疫苗,来年如果流行乙种病毒,仍然起不到保护作用。

9、感冒需要区分病毒性和细菌性吗?
当了解了流感的真正病因,澄清以往认识误区,知道有效防治流感的方案后,就会发现,其实,不应该把感冒当成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,不能一感冒,就要抗病毒或者杀细菌。再次强调一下,病毒或细菌,只是疾病的结果,不是导致各种感冒的原因,受寒+虚弱的体质(通常谓之免疫力低),才是感冒的根源。

10、到底怎样才能预防流感?
只有知道病因,才能有效预防流感。个人体质、外部环境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,因此,唯有提高自己的免疫力,保证睡眠、加强运动、做好保暖、规律饮食、调畅情志,这些才是最简单、最实用、最高效的预防流感的“秘诀”。具体而言:
1.避免受凉,一定多注意保暖,尤其头颈背部;
2.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,不要熬夜,胡吃海喝等;
3.平时多锻炼,增强体质和免疫力;
4.体质弱的人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,家里保持环境清洁;
5.家中常备姜茶饮可驱风发汗,对防治流行性感冒和风寒感冒都有用。
简单易操作的姜茶饮:取姜25g切片放入锅中大火煮开,随后改小火煲25分钟,加入25g捣碎的红糖,调匀即可饮用。
 
参考资料:
[1]保暖+解表 医学专家张克镇谈流感防治-中新网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jk/2018/02-27/8455914.shtml
[2]张克镇,生命空间论[M], 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 2006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