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到了,天气越来越热,连续高温,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得了“热感冒”。他们真的得的是“热感冒”吗?
“热感冒”两周后,连床都起不来
40岁的陈女士来医院,她的手一直扶着后颈部,说头稍微转动一下就感觉要晕倒,早上是勉强撑着起床的。
陈女士两周前出现发热症状,脖子痛,头晕。以为是“热感冒”,所以喝了藿香正气水,烧是退了,但还是头痛,并且恶心烦躁,吃不下饭。一直持续了两周,症状不仅没有缓解,头痛还越来越严重,脖子痛到甚至连翻身都困难。
陈女士来到泰济堂中医院,医生脉诊后发现她根本就不是“热感冒”,是受寒了!原来,在她生病的当天,公司组织户外活动,她出了很多汗。接着又回到室内开会,里面空调开得特别低,于是寒气入侵,着凉了。
陈女士坚持认为自己是“热感冒”,“怎么可能是着凉呢?”尽管怀疑,但还是同意接受泰济堂的中医治疗,医生给她敷上外用药之后,她才感觉到后背冰凉,特别冷。当天针灸完疼痛就减轻,立马能自己起床了,治疗两次后基本痊愈。
空调吹来的“上火”
前两天,20岁的小纪来我院看诊,一进门就着急地喊“医生医生,我头晕,牙疼,快看我是不是中暑了,我可能是上火了!”医生诊断后发现,她的牙龈没有红肿迹象,牙疼并不是因为上火。仔细询问后得知:两天前天气太热,小纪开着空调睡觉,空调出风口正好在她的头顶,于是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,牙也开始疼痛。其实她这是由于颈背部着凉,影响到脑供血和牙周引起的。为她调整颈椎5分钟后,牙齿疼痛、头痛症状消失,头晕得到缓解。
夏天感冒就是“热感冒”?这是误区!
像小纪和陈女士这样被当成“热感冒”治疗的情况其实很普遍。空调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,它改善了夏季的酷热,中暑的人减少了。但是当人由温度很高的户外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间时,突如其来的寒气反而会让不少人患上“风寒感冒”。
小刘端午假期回了老家一趟,在高铁上衣服穿得比较少,回到家就感冒了。家人说是“热伤风”,给她吃了清热解毒和消炎的药,连续吃了一周,小刘几乎要崩溃了——怎么越吃药越严重?咳嗽一刻不消停。这是因为,她的药全吃反了!清热解毒的药让本身受寒的身体更寒,肯定好不了。于是我们医生建议她改吃风寒感冒颗粒和通宣理肺丸,外加泡脚祛寒,当天咳嗽症状就缓解,三天后全好了。
可见,并不能以季节为标准简单粗暴地为感冒分类,说冬季就是风寒感冒,夏季就是风热感冒。张克镇院长的“循源医学”体系始终强调,一定要找到病因,从病根上治疗,针对感冒也是如此。
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,夏季基本都开空调制冷,还有很多人钟爱消暑冷饮。所以,夏季在防暑的同时,更需要注意的是防寒。最近有一个患者说浑身上下哪哪都不舒服,院长问,她们单位冬天室内的温度是多少?25度!现在室内的温度是多少?18度!院长继续问,冬天在室内穿什么衣服?毛衣!现在穿什么衣服?患者这才发觉自己原来是受凉了——这也是当下大家普遍存在的误区!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病因也发生了变化,大家生病时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找准病因,才能药到病除。
温馨提示,预防夏季感冒须注意:
1.尽量不要频繁地出入空调房间,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,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5℃以上;
2.尽量避免晚上吹着空调睡觉;
3.不要在大汗淋漓的时候突然进入空调低温环境或冲冷水澡,也不能对着冷风直吹,更不要久留在强冷空调房内;
4.可饮用姜水、按摩风府穴和风池穴帮助预防缓解感冒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