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新华网)近日,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总院长张克镇应美国《科学》杂志邀请,在其华盛顿总部进行了“人类医学的未来之路”主题讲座。张克镇在演讲中指出,中医与现代科学一点也不遥远。
张克镇表示,现在有一种观点,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。那就是中医和现代科学接轨并不意味着要“中医西化”,而应保留自身优势,用现代科学作为翅膀,让中医腾飞。未来中医在世界上站稳脚跟最重要的两点,第一要用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语言将中医讲明白,让受众听得懂;第二要解决临床上其它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,并拿出一系列切实的成功诊疗案例。

张克镇同美国《科学》杂志出版人比尔‧莫兰(Bill Moran)(左四)、战略总监亚历克斯‧托雷斯(Alex Torres)(左一)等。王韵怡摄
张克镇介绍了自己首创并研究多年的“生命空间理论”,称人体是由实体与空间共同构成,该理论基于经络的本质,用现代医学语言科学清晰解读中医理论。他强调,应充分重视人体中的空间在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。如果从人体空间的视角看,很多疾病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过程,正是正常空间逐渐被实体占有的结果。通过空间视角进行疾病的诊断和干预,可以在早期发现疾病征兆,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治未病。因此,中医无论是对疾病的解读还是临床治疗的原理都是非常科学的。
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,导致了现代医学在临床上诸如疾病诊治、病因认识、疾病预防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缺陷。“生命空间论”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,可以更准确地阐述现代医学中诸多不明的疾病机制,解读世界性疑难问题,通过临床实践成功取得多方面的突破。
这是《科学》杂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与张克镇进行的第三次交流。此次美国之行,张克镇还应邀在梅奥诊所与明尼苏达大学共同举办的“生物传感与纳米技术论坛”上做了主题发言,并参观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纳米传感器中心、梅奥医学中心生物工程实验室等。

张克镇同美国《科学》杂志出版人比尔‧莫兰(Bill Moran)(左二)、战略总监亚历克斯‧托雷斯(Alex Torres)(左三)等。王韵怡摄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