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2019年有关睡眠指数的数据显示, 53.1%的国人表示因为睡不好白天容易感到疲劳,49.2%的人容易产生记忆力减退,45.7%的人容易注意力不集中。失眠带来的不只是晚上的痛苦,还会影响白天的生活,疲乏,注意力下降,记忆力减退,工作效率低,情绪低落、易怒等,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。
失眠患者,去医院就医时,往往被分诊到神经内科或精神心理科,治疗也常以口服镇静安眠药物为主,或进行健康教育、心理干预。但治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,有很多人甚至需要长期口服镇静安眠类药物方可维持睡眠,而一味镇静安眠又会引起疲乏、记忆力下降、焦虑、抑郁等新的问题。对于失眠,仅仅依靠镇静安眠就够了吗?事实上,身体状态正常与否才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,体质弱,睡眠自然就差。让我们看看一般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失眠。
颈部是大脑和身体连接与联系的重要且唯一的通道,很少有人注意到颈椎问题对睡眠的影响。从解剖图(图1)我们可以看到,穿行在颈部肌肉中的血管和神经能否正常工作,受肌肉弹性的影响,僵硬的肌肉,会阻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正常进行,进而影响大脑睡眠中枢的循环和功能,自然影响睡眠质量。

图片1:泰济堂拍摄,来源于Anne M.R. Agur.Grant’s Atlas of Anatomy[M].Philadelphia:Lippincott Williams & Wilkins.2012:349
你半夜几点醒来?有些人会于每晚的特定时间醒来,然后进入怎么也睡不着的状态,过了这个点,又能入睡了。可以参照中医十二经络的运行时间表(图二),来检查自己对应脏器的功能高低。临床常见的大多于每晚1-3点醒来,凌晨1-3点正是肝经当令,这类人往往同时伴有情绪急躁、乏力、腰膝酸困,女性月经不调或男性的生殖功能相关症状等等,属于肝肾亏虚所致,这种睡眠问题,需要针对性调整内脏,才能治愈。
中医认为,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就是过多进食或者因为脾胃偏弱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减弱,由此导致失眠。在门诊患者中,不乏各个年龄段的睡眠障碍患者,我们发现其中很多人是因为胃肠不适,导致辗转难以入眠,或者半夜易醒,或醒来后再难入眠。此类人群的睡眠问题就要兼顾调理脾胃了,否则难以根治。还有一些小朋友睡眠喜动或喜欢俯卧睡,也要留意是不是脾胃问题,需要尽早调整。
很多时候夜间难以入睡和心脏是脱不了关系的,对心脏有疾病的人来说尤其如此。心脏供血不足或者心脏衰竭的患者,血氧浓度低于正常时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产生影响,导致慢性缺氧,从而影响睡眠质量。
导致失眠的因素还有很多,如情绪、当日的劳累程度等等,如果只是短期影响,我们大可不必焦虑,适当调整和休息很快便能恢复正常。但如果睡眠质量低下并持续一段时间,则需要正确分析病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根治失眠。
厥阴俞:位于第4-5胸椎棘突旁开1.5寸,手不容易按压,可选用中频治疗仪的脉冲贴片进行按摩;
神道穴: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,可选用中频治疗仪的“按摩”模式;
颅息穴:耳廓根后方,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连线的上1/3与下2/3的交界,可用手点按。
睡眠敏感点:位于左背部天宗穴(肩胛下窝中间凹陷中)附近会有一压痛敏感点,个别患者还会找到米粒大小的扁平结节。
足跟失眠点:位于外踝中点作一垂线与足底中线相交点。失眠患者,这个点会特别敏感。随着睡眠的改善其疼痛也会降低。
点按手三里、曲池、外关、阳池等穴,并对颈部以专业手法按摩,颈部肌肉紧张度一般可在数分钟内变得双侧平衡,紧张度也随之松弛,同时睡眠也会当天改善。
[1]张克镇,《生病的真相》,经济日报出版社,2010年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