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“上火”,清热解毒后病却加重
张克镇院长每次看诊的女性患者里,10个里面3个有手脚冰凉的情况,而她们中的大多数,是来治疗“上火”的。
陈女士在34岁时脸色突然开始发红发紫,她说自己特别容易“上火”,脸上长痘痘,咽喉肿痛,口腔溃疡等,而且上呼吸道容易感染,每次都吃清热解毒的药治疗,虽然暂时缓解,但过阵子又复发。这样反复三年后,她的泌尿系统也开始反复感染,尿频尿急尿痛,严重时根本睡不着,已经两年无法正常工作。她说自己小腹以下多年来一直是冰冷的。
失眠、半夜呕吐,医院诊断:抑郁症!
37岁的高女士经常失眠,来诊前半个月开始感觉上腹满闷,有时甚至恶心呕吐,半夜两三点尤其严重。到多家知名医院做了各项检查,结果都显示正常,最后医生下了结论:抑郁症。用了暗示疗法,口服止吐药和镇静催眠药,仍然没有什么效果。高女士说她平时很怕冷,小腹和双下肢从来就没热过,她的脸色呈现出暗紫色。
烦躁易怒似更年期,医院检查却无任何异常
刘先生抱怨说自己妻子还没到更年期,但脾气却越来越差,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火,搞得家里气氛很紧张。了解后发现她一年四季双脚都是冰凉的,脸上常长一些小疙瘩,经常口腔溃疡,偶尔还胸闷气短。但到医院做了各项检查都显示正常,找不到症结所在。
泌尿系感染、抑郁症、更年期,病根其实是同一个
陈女士是泌尿系感染,高女士被诊断为抑郁症,刘先生的妻子是更年期症状,这几个案例从症状和结果上来看各不相同,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,都有一个规律,就是她们都是上热下寒。对她们进行针灸后,都感觉有寒气从脚底或手指排出,治疗一段时间后,除了原本病症消失之外,手脚全转暖,气色也都变好了。
如果你也有这些症状,请引起注意!
张院长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,发现这类人群有着相似的症状,而且是自相矛盾的,即上半身“热”,而下半身却“寒”。院长在研读《易经》时看到“未济”卦之“上火下水”的形象与这种状态很相似,故称之为“未济综合症”,该综合症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:
1.小腹及小腹以下发凉,常常伴有双下肢沉重感,关节疼痛,畏寒怕冷等。
2.上呼吸道及面部容易“上火”,咽干咽痛,口舌容易溃疡,面部粉刺,脸色偏紫红,或是面部容易出现黄褐斑等。
3.腰部及颈背部酸痛,胸闷气短,头昏,记忆力减退,胃肠功能偏弱,严重的患者甚至有厌食感等。
4.患者多数容易情绪激动,或者处于一种“抑郁”状态,去医院就诊容易被诊为“抑郁症”。其实这种情绪障碍,只是该综合症的一个表现而已。
忌去火!错误的治疗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
目前针对该症的治疗,多采用活血化淤、清热解毒、疏肝理气等方法,会导致本来就虚损的人体正气越来越虚。尤其是有上热表现的患者,如果用清热解毒、苦寒泻火的中药治疗,只是治标,而对于下半身的寒症来说,无疑于雪上加霜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慢慢积累会导致器质性疾病的产生。如长期的肝气郁结,容易导致乳腺增生及甲状腺的疾病等;随着小腹部寒凝血瘀的时间延长,容易产生子宫肌瘤等。前者会容易被诊断为“抑郁症”,而后者则可能让你不孕不育。所以,在此提醒广大女性,千万不要忽略身体对你发出的信号,更不要盲目治疗。找准病根,对因下药!
2.忌食冷饮、瓜果等寒凉之物;
3.忌吹冷空调、保暖差(腰腹受寒)、忌坐凉(石头地上);
4.忌熬夜、过度疲劳伤阳;
5.忌洗头发后不注意吹干。
着凉后,可以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。用红糖2汤匙、生姜大片7片,冷水放入,水开后煎10分钟即可,饮用1~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。日常有痛经的患者,还可以加入山楂片3片,帮助缓解痛经。
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妇科常用的保健穴——三阴交。这个穴位位于脾经、肾经、肝经三条经络相交的地方,中医还把这个穴位称为“女三里”。经常按揉此穴位,对于改善妇科问题、内分泌问题还有很多好处哦。
(附:三阴交穴位图)
发表评论